— 阳光德育 —

联系我们 / CONTACT US
咨询电话: 0318-5219377
校长意见箱电话(发短信):17800383053

地址:衡水市高新区滏阳四路与新区八路交叉口东100米路南

当前位置:首页 > 阳光德育

阳光德育

二十大报告中,有这些关于教育的新提法新要求

发表时间:2022-11-22 09:24:02   

        中共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报告站在民族复兴和百年变局的制高点,科学谋划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是指导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纲领性文献。

充分肯定了十年来中国教育的成就

二十大报告对过去十年教育工作取得的成就做了充分肯定。特别是指出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上持续用力,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的确如此,十年来中国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

在学前教育方面,围绕破解“入园难”,国家出台了两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一系列相关政策,推动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2021年,全国幼儿园数达到29.5万所,比2011年增加12.8万所,增长了76.8%。2021年,全国幼儿园在园幼儿数达到4805.2万人,比2011年增加1380.8万人,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由2011年的62.3%提高到2021年的88.1%,增长了25.8个百分点。

为提高劳动力素质,高中教育也加快了普及发展步伐,如期实现了普及目标。2021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1.4%,比2012年提高6.4个百分点。2021年,全国普通高中总数达1.46万所,在校生达到2605.03万人,分别比2012年增长7.97%和5.59%。

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从层次走向类型、从政府主体走向多元参与、从规模扩张走向内涵发展,建成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2021年高职学校招生557万人,相当于十年前的1.8倍;中职学校(不含技工学校)招生489万人,招生规模企稳回升。中高职学校每年培养1000万左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8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人才支撑。

强调了教育的战略地位

二十大报告对于教育的战略地位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和强调。在十八大报告中,科技与教育分别在第四部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第七部分“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以论述。十九大报告中则分别在第五部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第八部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以阐述,也就是说,科技与创新驱动是作为经济问题,教育是作为民生问题加以考虑的。

但是,二十大报告把教育与科技单列,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为题进行讨论,而且位置前移到第五部分,把科技、教育、人才作为一个整体性的重大问题单独论述,有着特别的深意。报告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的支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明确指出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重要使命。在我们面临经济发展转型、科学技术“卡脖子”等问题的背景下,再次强调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重申了党的教育方针

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十年来第一次写进党代会的报告。

很长一段时期,劳动教育在我们大中小学都“消失”了,在我们的教育方针中也不见了。二十大报告中劳动教育的回归,就是要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树立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现在社会上的教育焦虑,如担心孩子上职业学校等问题,根源在于对劳动的价值、劳动者的态度发生了认知偏差。

全面部署了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十大报告对于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行了详细丰富、深刻完整的论述,其中有许多创新的提法。

第一,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在十九大提出的“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在这个时候,强调“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促进教育公平,有着特别的意义。今天所追求的教育公平,在于从学前教育到终身教育,让每一个个体都有机会享有优质教育资源,都有得到发展的机会,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第二,报告对发展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教育提出了各自的重点内容。如义务教育的重点是推进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的配置;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的重点是普惠发展;高中阶段的教育重点是学校多样化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重点是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里关于职普融通和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都是第一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文件中。

第三,报告对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问题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提出要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敏锐地关注到当代学科发展的趋势及其对于科技发展与一流大学建设的作用。报告还提出要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问题,也是第一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之中。

第四,报告对于民办教育发展问题有新的表述,与十九大提出的“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相比,二十大报告强调了“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第五,报告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把教育数字化建设与学习型社会建设联系起来,意味着国家将进一步发展面向全社会的教育智慧平台。其中“学习型大国”的提法,也是第一次明确提出。

第六,报告继续关注教师队伍建设,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再次体现了党中央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关注与重视。

第七,报告对于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提出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与近年来国家多次强调的重视家庭家风家教建设相一致。

第八,报告特别提出要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一方面是因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和凝聚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是在党代会文件中第一次强调。

第九,报告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目标任务,这次二十大报告中除了谈到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和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外,重点谈到了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的问题。

第十,报告在“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部分,明确提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这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贯通不同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也提出了新的课题。

第十一,报告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部分,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同时,提出要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等。

总的来说,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国家层面来讲,就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包括高水平的、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多样化、个性化、选择性的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和有利于人人成才的教育治理体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去,为建设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