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CONTACT US
咨询电话: 0318-5219377
校长意见箱电话(发短信):17800383053

地址:衡水市高新区滏阳四路与新区八路交叉口东100米路南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导航

专业导航

衡水滨湖新区博文中等职业学校

影像与影视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影像与影视技术专业

专业代码:760203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三、修业年限

3年

四、职业面向

专业(技能)方向

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

继续学习专业

影像与影视技术

视频剪辑师

视频特效师

数字影像处理职业技能证书(初、中 级)

高职:

1.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2. 视觉传达设计艺术设计

3. 影视多媒体技术

本科:

1. 影视美术

2. 影视摄影与制作

3. 影视制片管理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掌握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能力,具备艺术概论、摄影技术、平面设计、视听语言、视频创作、数字影视制作、视频特效制作与合成等课程的专业技能,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能够从事视频拍摄及视频制作等相关工作。

(二)培养规格

1、综合素质

1)热爱祖国,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2)具有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爱岗敬业、诚信协作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养成文明行为和热爱劳动的习惯;

3)具备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文艺基础知识、影像与影视技术专业知识和专业拓展所需知识;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自觉锻炼身体,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5)具有正确的文艺观和审美观,能够在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不断陶冶情操,提高素养;

6)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掌握基本的就业和创业知识。

2、职业素养

1具有科学、系统、辩证的人生观与社会观

2具有广博的科学知识与深厚的文化内涵

3具有灵活的头脑和创造性的思维

4具有敏锐的艺术鉴赏力、洞察力以及良好的艺术修养

5具有商业经营意识和品牌营销理念

6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与他人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工作

7具有良好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公共关系处理的能力

8具备独立制定工作计划、收集资料、采集信息及获取新知识等工作方法能力。

3、专业知识和技能

1)掌握影像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基础理论,具有初步的艺术审美和鉴赏能力

2)掌握各种相机的使用及相关配件的使用

3)熟练掌握影视短片制作

4)掌握运用摄影技巧

5)熟练掌握数码图片后期处理技术

6)能独立完成片头拍摄、动画制作

7)掌握视频制作原理,具有初步的视频创作能力

8)熟练应用Photoshop、3Dmax 、Flash After、 Effects Premiere等软件

9)具备1或2个工种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具备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程

1、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课程目标: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基于社会发展对中职学生心理素质、职业生涯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心理和谐、职业成才的培养目标,阐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处理生活、学习、成长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培育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心理特点进行职业生涯指导,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能结合活动体验和社会实践,了解心理健康、职业生涯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职业理想和职业发展观,探寻符合自身实际和社会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养成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 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提高应对挫折与适应社会的能力,掌握制订和执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提升职业素养,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2、职业道德与法

课程目标:职业道德与法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课程教学大纲》,使学生掌握职业道德的基本作用和规范,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相关的法律常识,增强法律意识,成长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程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教学大纲》,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发展进程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认清自己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目标中的历史机遇与使命担当,以热爱祖国为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健康成长、成才报国。

4、哲学与人生

课程目标: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大纲》,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5、语文

课程目标: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旨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大纲》,由基础模块构成,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包括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三个部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6、数学

课程目标:数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计算和数据处理技能与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教学大纲》,由基础模块构成。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包括集合、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列、平面向量、解析几何、立体几何和概率统计初步等数学基础知识。

7、英语

课程目标:英语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教学大纲》,包括语音项目、交际功能项目、话题项目、语法项目、词汇项目等,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为适应未来多样化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

8、信息技术

课程目标: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相关课程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基础技能训练和综合应用实践,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符合时代要求的信息素养和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信息能力。

课程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认识信息技术对当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理解信息技术、信息社会等概念和信息社会特征与规范,掌握信息技术设备与系统操作、网络应用、图文编辑、数据处理、程序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信息安全和人工智能等相关知识与技能,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生产、生活和学习情境中各种问题;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能力,不断强化认知、合作、创新能力,为职业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大纲》开设,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其他课程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9、体育与健康

课程目标:体育与健康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使学生达到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包括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体育卫生与健康、增强体质的锻炼方法、体育保健、各项目竞赛规则)和体育实践(田径、球类、棋类、基本体操、武术、体育舞蹈),培养学生提高体育的基本技术和技能以及体育文化素养,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掌握一项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10、艺术

课程目标:艺术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与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教学大纲》,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构成 包括音乐和美术两个部分, 音乐教学通过中外不同体裁、特点、风格和表现手法的音乐作品,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进一步学习音乐基础知识、技能与原理,掌握音乐欣赏的正确方法与音乐表现的基本技能,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美术教学通过不同美术类型(绘画、书法、雕塑、工艺、建筑、摄影等)的表现形式与发展演变进程,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基础知识、技能与原理,熟悉基本审美特征,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与人文内涵,感受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统一,提高审美能力。

11、历史

课程目标:历史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通过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优秀文化传统,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教学大纲》,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构成。基础模块为中国历史,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拓展模块为世界历史,内容包括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模块化历史教育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

(二)专业(技能)课程

1、电视摄影摄像技术

通过学生对摄影的了解,认识电视摄影艺术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并掌握摄影的基本使用方法,达到掌握电视摄影技术的能力。

2、数码影像制作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认识 Premiere、剪辑素材、视频转场效果、视频的特效应用、字幕的添加、音频效果的加入、文件输出、视频录制、定格动画制作等方面的内容。

3、视频特效制作与后期

课程主要任务是学习影视剪辑与特效制作的基础知识,使学生理解影视制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视频剪辑软件 Adobe Premiere和视频特效合成软件 Adobe After Effects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技巧,能够通过这两款软件在视频节目制作中进行素材剪辑、字幕制作、特效制作、音频处理以及合成输出等,并具备一定的影视栏目整体包装能力。

4、照明技术

本课程讲授与训练舞台光源、舞台灯具以及各种舞台照明设备的原理、结构、性能及其操作管理等内容。使学生熟知专业设备的特性,基本掌握操作管理的要点,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5、平面设计

本课程讲授和训练平面设计的历史及专业制作技能,具备完成平面设计、数码照片的处理能力等,能在广告设计的专门单位担当与广告设计相关的工作。

6、数字影视制作

本课程讲述数字影视制作标准、音乐音效素材的获取途径,音频视频结合技术,音频资料剪辑,效果器工作原理与应用,音效录制与制作方法,音频工作站软件操作细则。

7、摄影摄像安生产管理

通过影视制作分析讨论安全管理的方式,安全管理的对象是影视制作中的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让学生在现场出现紧急事态时对现场进行具体的管理与有效的控制。

8、商业摄影摄像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说是使同学初步了解和掌握市场需求以及商品的内在价值与艺术审美价值观的结合。

9、摄影造型艺术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对之前的专项知识掌握的情况下,综合掌握各种类型的设计规范,了解相关摄影造型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思路。

10、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本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顶岗实习,可以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巩固、锻炼实际操作技能,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顶岗实习主要以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校外企业专项实习、校外企业顶岗实习等。顶岗实习能使学生了解企业现状,提高对本专业技术的认识,开阔视野,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提高社会认识和社会交往的能力,学习技术人员的优秀品质和敬业精神,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每学年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社会实践等),累计假期12周,周学时一般为28学时,顶岗实习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合1学时)安排,3年总学时数为3000-3300课程开设顺序和周学时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公共基础课学时约占学时的1/3允许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范围内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内容和学时。

专业技能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3在确保学生学习问题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行业企业认知实习应安排在第一学年。

 

 

 

课程

课程名称

学时

学时/学期

1

2

3

4

5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6

36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36

 

36

 

 

 

 

哲学与人生

36

 

 

36

 

 

 

职业道德与法治

36

 

 

 

36

 

 

语文

144

38

38

38

38

 

 

历史

72

18

18

18

18

 

 

数学

108

27

27

27

27

 

 

英语

72

18

18

18

18

 

 

信息技术

72

36

36

 

 

 

 

体育与健康

144

38

38

38

38

 

 

艺术

36

 

 

36

 

 

 

 

792

211

211

211

175

 

 

电视摄影摄像技术

54

54

 

 

 

 

 

数码影像制作

468

80

80

80

80

108

 

视频特效制作与后期

432

 

108

108

108

108

 

照明技术

72

18

18

18

18

 

 

平面设计

126

63

63

 

 

 

 

数字影视制作

72

 

 

36

36

 

 

摄影摄像安生产管理

54

 

 

 

 

54

 

商业摄影摄像

72

 

 

 

 

72

 

摄影造型艺术

72

 

 

36

36

 

 

综合实训

304

38

38

38

76

114

 

顶岗实习

540

 

 

 

 

 

540

 

2266

253

307

316

354

456

540

合计

3058

464

518

527

529

456

540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专业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应合理,至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应不低于30%;应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

目前我校配备专业老师10双师型教师2在校专任教师有良好的师德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对本专业课程有较全面的了解,有企业工作经验实践经历,能把握本专业前沿与技术,具备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定期对老师进行技能与教学能力提升预计2023年底达到“双师型”老师4

从行业企业聘请专任教师1,参与本专业的教研活动,把企业的新工艺、新技术、新的管理理念引入教学当中,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      

(二)教学设施

1.教学计划中学生至少要选择一个专业(技能)方向的课程学习,同时根据本地区影像与影视技术专业学生就业方向选择一定数量的专业技能选修课。课时规划上可视学生程度、师资队伍状况、社会需要及本校实习实训设备情况酌量增减。

2.顶岗实习累计达到半年以上,包括基于校内实训基地开展的综合实训和校外企业顶岗实习。顶岗实习之前,学校会组织一定时数的校内综合实训。实施企业顶岗实习,有校企联合制订的实习计划和明确的评价要求,学校保障加强实习学生的日常跟踪管理,为学生办理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的意外伤害保险。

3.教师实施课程教学,要由学校组织教师设计相关教学方案,明确课程实施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与组织方式、资源保障要求与质量评价要求。

4.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及课程设置的需求,校内实训室配备如下

实训室名称

主要设施设备

 

名称

数量

视剪辑工作室

计算机一体机

30

多媒体投影

1

讲台

1

桌椅

40

影像与影视工作室

摄像机

3

闪光灯

2

补光灯

3

反光板

3

绿幕

1

三脚架

12

滑轨

1

云台

2

 

 

 

5.校外实训基地

选择优质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石家庄甲骨文数字科技创新中心衡水视频制作视频剪辑公司达成长期合作保障短期实践项目教学、顶岗实习等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岗位,实现教师轮岗实践,提升教师“双师素质”。

 

(三)教学资源

1.选用符合国家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教材。教材要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具有可读性、趣味性、实践性、可操作性。

2.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构建与该课程配套的相关资源,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了解和掌握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教师通过教学软件、电子课堂以及多媒体设备等,充分利用模拟实训室的设施进行教学,并配以直观形象的幻灯片、动画、视频等教学资源,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理解、接受课程知识和业务流程;充分运用网络课程资源。开发并利用现有的电子书籍、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资源库、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组织教学,使教学内容从单一走向多元,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四)教学方法

1.公共基础课

课程教学应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注重教学方法改革,部分单元可考虑与专业结合,加强与学生生活、专业和社会实践的联系,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技能课

专业技能课教学以行动导向理念为指导,校企业共同开发教学项目,通过重复步骤、不重复内容,完成由简单到复杂的企业实际案例的学习性工作任务。按照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要求组织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注重实践操作,运用小组合作、成果展示、技能比赛等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教学中应注重情感态度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将文化基础课相关知识与专业训练相融合,注重知识的应用。应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工作过程体验中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五)学习评价

1、诊断性评价。教学实施前,对学生所做的工作计划进行检查,调查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情况以及学习上的特点,优点与不足之处,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以及影响学习的因素。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路设计学习领域、学习情景,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因材施教,顺利实施教学。

2、形成性评价。教学实施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操作过程,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方法问题和操作偏差,寻找教学实施方案本身存在的不足。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及时调整教学组织实施方案。

3、总结性评价。教学实施后,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以及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就业单位意见反馈和社会评价,对专业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适应性和毕业生的质量以及教学组织的满意度进行考察,为修订新的专业标准和教学实施方案提供依据。

(六)质量管理

1、学校建立教学质量诊改和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到人才培养规格。

2、学校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教学质量诊断和改进,建立听课,评教等制度,建立实践性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学活动。

3、学校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情况。

4、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水平提高,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九、毕业要求

影像与影视技术专业学生通过在校三年的学习,所有课程成绩必须全部达到合格以上标准,同时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在毕业时应达到方案中所规定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要求,方能准允毕业。